Tzusing @ WWWβ 上東
5月5日周六,上海ALL Club将迎来一场颇具意义的特殊活动——为探索亚洲俱乐部相互映衬下所能企及的新可能与新高度、扩大亚洲地下俱乐部音乐场景的受众、增强亚洲原创文化影响力,ALL与东京WWWβ(涩谷演出场地WWW的当代电子乐与舞曲分部)共同策划了“上东 Jyoto”交流项目。在Tzusing等ALL的主力干将献艺东京后,三位风格迥异的日本音乐人DJ Fulltono、Mars89、SlyAngle也即将登上SlyAngle口中“充满新鲜感”的上海舞台。
无解在第一时间与SlyAngle聊了聊天。在这个过程中,“上东”的概念透过这位东京场景亲身参与者/上海场景观察者并不“sly”而出乎意料质朴真挚的回答,变得不再那么形而上;它的轮廓渐渐跃然纸上。
Shim aka SlyAngle @ WWW
Hey Shimpei,感谢你抽出时间回答无解的问题。我们了解到,你活跃在东京音乐场景中,不光有着演出组织者的身份,还同时做厂牌和发行渠道。能不能简单跟我们说说你在东京都具体忙些什么?
我最早开始做Melting Bot厂牌/发行是在2011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帮助像Planet Mu、Night Slugs、Rephlex、PAN、HipposIn Tanks、Software、RVNG Intl这些电子音乐厂牌在日本做宣发。Chicago Footwork通过Planet Mu的推广红遍了全世界,这个风格对日本的地下电子音乐舞曲场景有影响,我发现了日本艺人Foodman和DJ Fulltono的,这对日本。当时,这里有太多的派对都被风格和小团体限定,这也导致了东京的音乐场景十分支离破碎,让人觉得有些颓败之势。而我想要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于是便开始以主办方的身份组织派对“BONDAID”(目前以Local World之名仍在持续举办中),推广好音乐,并同时使用DJ SlyAngle的名字进行live或DJ表演。之后,由于CD与黑胶等实体发行形式对于地下音乐来说越来越困难,我更多的转向了派对工作。两年前,我现在的大本营、场地“WWW”向我发出了工作邀约。WWW和MeltingBot的起步时间相近,他们做的非主流音乐很有新意并且超越风格的限制。这一点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我很自然的就开始为WWWβ策划活动。目前,我作为音乐总监仍在这里工作。
Howie Lee @ Concrete & Grass
你在去年九月来过上海。你对这座城市的音乐和夜生活场景有什么印象?
我去混凝草音乐节看了Howie Lee。在音乐节上,还有很多我想看的艺人,比如Tzusing、Princess Nokia等等。在音乐节玩的那段日子,我几乎每天都会去上海的俱乐部玩,而ALL是我呆的时间最久的一家。ALL真是太让人印象深刻——有那么多年轻人去那玩;它的氛围十分开放,有一种独特的时尚感——在当时的东京,我并不能找到这样的感觉。虽然东京也有年轻人做着和ALL类似的新潮音乐派对,但档次和质量其实真的没有ALL出众。我觉得东京的氛围比较封闭,不过这也在慢慢改变吧。虽然我也去了Arkham、Dada和Elevator等其他俱乐部,但我觉得让我来评价上海整体的夜生活场景多少有些不合适。不过,我感觉这里的俱乐部正十分和谐地共同成长着,它们都十分关注来自地下的新音乐类型,而它们的观众与音乐人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我当时十分兴奋,因为这里的场景充满了新鲜感。
在我看来,东京作为地下俱乐部文化枢纽已久负盛名;而上海是在近几年才有所发展,它那小而健康的俱乐部场景也许会走向兴盛。在你看来,上、东两地场景最大的相似之处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在哪里?
嗯,东京确实有着更为长远的地下俱乐部历史(到现在有30多年了吧?),这意味着无论在风格、人群或是观众的年龄层,东京都有着更大的多样性。所以,场景的整体规模跟上海比起来确实非常大。但是,近年来EDM与Hip-hop已经全面占领主流市场,我觉得很多年轻人都跟了过去,于是所谓的“地下”消退十分迅速。这一情况对于近十年来非EDM与Hip-hop的新音乐来说十分不利。在现在20来岁的年轻人中间以及互联网上,音乐门类与风格被越来越细分。而除此之外,东京俱乐部音乐面对的主要消费人群已经进入他们的三十岁。我估计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再去俱乐部玩了。要让这些人紧追新潮和激进点的东西已经很难了,毕竟他们结了婚,有了家庭,有了生活中新的交际群体。如果没有更多20来岁的年轻人,这个场景还会持续萎缩下去。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就是,日本低收入的年轻人不怎么出去饮酒作乐已经成为一种整体趋势。日本社会对健康的高度焦虑以及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让人们不得不变得被动。俱乐部本来就是人们晚上饮酒作乐的地方,而所有以上的原因都让俱乐部越来越难以维系。与此相反,上海或者说全中国正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对新鲜事物变得更为积极主动。即使这里的市场仍相对较小,但气氛是更加开放与富有朝气的,未来也是光明的。东京的氛围不如说是复古和怀旧的,到处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化,这是现在全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看待日本的感觉。所以,我眼中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能量的高低与气氛的高下。如果你半夜去青年文化的中心——原宿看看,你会发现那空无一人完全是死寂一片,而在白天时,那里倒是挤满了人(基本上都是游客)。
WWWβ
东京禁舞令曾在媒体上受到很大关注。你能不能讲一讲东京主办方和俱乐部面临的其他难题?(*是的,日本战后60多年中,法律一直明令禁止午夜12点后在任何公共场所跳舞)
新的跳舞法案在实施后的两年时间内让很多小俱乐部苦不堪言。我觉得以前有灰色地带存在,警察只会在有恶性事件发生时才会介入,所以小俱乐部也没太受老的禁舞令影响。当时情况还好,有办法回避这个问题。但是,新的跳舞方案划定了明确的黑白界限。对于小的俱乐部,一些持有执照的条件是不可能达成的,就比如所在地的问题,谁不是说搬就能搬的。就算现在有互联网和各种电子文化,但我仍坚信新的文化仍是经常产生和发展于这些小俱乐部中的。新的跳舞法案正在扼杀很多可能性,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
上東@WWWβ
“上东”交流项目来的太是时候了,尤其是从上海和ALL的角度来看。你对于这个项目有什么样的期望?你觉得它可能会如何影响到东京?
确实是时候了。首先我得声明,上东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也就是说你不一定非要是亚洲人或是来自上海、东京,这个项目的立意并不在此。做这个项目,与其盲从西方文化,我更觉得现在是在新观众群体间宣传整个亚洲场景,弘扬创新精神的好时机。这个交流计划其实就是现在的诸多场地在当下环境如何应对的办法之一。中国的电子音乐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当时我第一次在东京Forestlimit看Howie Lee时,一切都有着不可思议的新鲜感,那是我之前一生中从没有感到过的;而这次的交流活动,就是要传达那时我的感受,让日本艺人和观众能感受到来自邻国的新能量和新灵感。想一想亚洲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速,所有事物都好像不会受到拘束,充满着可能,而未来对于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们也都一定是光明的吧。
采访:Ross Miles
图文编辑、翻译:Ivan Hroz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