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Football:(左至右)Mike Kinsella、Steve Lamos、Steve Holmes、Nate Kinsella
有一组数据可以简单概括American Football乐队:成军超过20年,发片3张——3张专辑当中间分别间隔17年和3年,现成员平均年龄40岁……这些数字放在音乐领域里横向比较并算不上惊人,可以说不高不低,不尴不尬。
American Football第一张同名专辑 aka “LP1”
早在千禧年到来之前,American Football于他们20来岁的慌张年纪慌张做出了一张迄今为止仍可睥睨俗众的经典专辑,随后匆忙踏上巡演之路又匆忙解散,连享受一会儿被乐评人抬上神坛的功夫都没有,一转眼便各过各的日子去了。再之后,等他们回过神来,想着该再一起演点儿什么的时候,竟已经是2014年了。
主创之一的Mike Kinsella时年已37岁,有了两个孩子。他每天的日常生活,除了搞点简单的个人演出、创作,剩余的时间全被接送孩子、洗衣做饭、喝点小酒这些琐事给包圆了。这样的日子不光在他的手掌与心头留下了老茧,也同样为他当年的队友们添了沧桑:当Mike拉上自己的表亲Nate Kinsella和老队友Steve Lamos、Steve Holmes重新走进排练室录歌时,四人才发现,曾经信手拈来的乐队的那些事,如今都已变得生疏,甚至连合声都不知该如何做起!适应了好一阵子后,这伙不再慌张的中年人还是在2016年把第二张同名专辑(以下简称“LP2”)给捣鼓出来了。媒体和乐迷一时欢天喜地,争相播放新碟的同时,连带着把“LP1”的播放量又提上去不少;可热议过后,一部分人对乐队的第二张专辑只是留下了“也还好嘛”这样不上不下的评价。
American Football第二张同名专辑 aka “LP2”
“重组”是个危险动作,曲调不出新,或者出新了还不如不出新,最后杯盘狼藉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不及处女作受各方五星评价的高度,LP2还是部扎实的作品,而收获的中规中矩的反响也足以让American Football拥有刚刚好的底气重新踏上巡演和创作的道路。
Kinsella老哥俩在American Football消停的15年里,没少互相提携。俩人除了创作发行个人专辑之外,还在“Cap’n Jazz”“Owls”“ Joan of Arc”几支主打math-rock风格的乐队里客串,早已积累下不少默契;这次回归,作为贝斯手的Nate更是提升了自己在乐队中的创作比重;而一向出彩的鼓手兼小号手Steve Lamos和吉他手Steve Holmes俩人,作为American Football的原始队员也不遑多让,凭借多年来在多个流派和乐队中穿梭来去的经历,带来了更胜当年的技艺与见识。
American Football第三张同名专辑 aka “LP3”
对一支“四十不惑”的乐队来说,“老瓶有新酒可装”是很重要的。从未真正销声匿迹的他们深谙“劳动最光荣”,个人也好,加入别的乐队也罢,持续地演出、创作、录音。终于在小试牛刀的回归之作又隔三年后,在今年最新发行的LP3上迎来了一次阶段性的回报与胜利。新专辑发行后,相较LP2,评价普遍看涨,乃至有回归巅峰的趋势。于是乎,大规模巡演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东亚于American Football而言不算陌生之地,但与因倾慕他们而“借鸡生蛋”取名为“Chinese Football”的中国后生乐队一同巡游大陆双城却是新鲜得很。这次,托New Noise的福,我们得以对American Football进行了一次访问。说得不多,十多个问题仅有一多半得到了回复,原因不甚明朗。于一个喜欢American Football多年的乐迷而言,不免遗憾。
Q&A
Nate Kinsella未加入前的乐队早期宣传照
American Football的“编年史”就跟电影三部曲“Before”似的(注:即横跨十八年的经典影片系列“Before Sunrise” “Before Sunset” 和“Before Midnight”);谁也没想到你们会在15年后宣布回归,而且没几年就又发行了两张专辑。当年解散时彼此间有许下过类似重组的承诺吗?
Steve Holmes:没有,从没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在录完LP1,又在毕业之后各自纷飞,从来没有预想过最终有一天又凑在一起做乐队。但当以“重组乐队”的状态完成了一年的巡演后,我们开始觉得,要是能好好做个“真正的乐队”一起写点新歌,那会更有意思。LP2完成以后,我们一下子信心大增,认定LP3很快就会诞生。就目前来说,我们在任何事上都没有明确的计划。但只要在一起玩儿乐队的时候还是开心,大家时间上也能安排到一起,那基本上我们在眼下这段时间还会一直玩儿下去的。
很多人视LP1为永恒的经典;LP2虽然在一部人看来对不住长达17年的等待,但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LP3令人耳目一新,标志着乐队的新纪元;从写歌、制作或是当时的心境而言,你们怎么看待这三张的区别?
Steve Holmes:我知道有些歌迷对我们第二张专辑感到失望,认为它是一种背离。有那么一些眼界不宽的所谓“粉丝”,甚至连新歌听都没听,便偏执地认为还是老东西经典。不过这也无妨。我坚信LP2是一张好专辑,比起LP1进步了很多。不过,我们心里也明白,如果能在录音室里有更多时间的话,这张专辑还能做出更多花来。对于LP3的改变,我们有过非常慎重的思考,并最终决定让歌曲都更鲜活、通透些,得到的结果让我们十分满意。
“emo打卡名胜”:704 W. High St
来说说那所房子吧。谁也没想到当年American Football这么随意的一张照片让一座普通的房子成了“emo打卡名胜”;但从LP3开始,房子也被拿掉了。这一改变是刻意的吗?可以被视为是American Football意欲脱离过去的表现吗?
Steve Holmes:我们确实是故意要摆脱那所房子的。LP1和LP2可以被视为“一对”作品,两张专辑之间彼此呼应。但LP3就跟过去没什么关系了,所以视觉设计上也应该有所体现。
Mike,你在一篇访问中提到说“乐队的重组是互联网时代的奇迹”;而当大家可以随意对你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进行评论、站队时,你又是怎么看待网络这把双刃剑的?
Mike Kinsella:我只能说,这些事情特别糟心。
还是你,Mike——坦白说你Twitter上说的话还挺逗的,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网络人格”?这么说问主要是因为你写的歌跟那些俏皮话和“骂骂咧咧”好像还挺不相符的。
Mike Kinsella: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音乐跟个人形象做一个什么关联,反之亦然;我也没有在经营什么“人设”。我不会用什么手段引诱别人去喜欢我的乐队;我也没有试图去隐瞒自己性格的某一部分(我承认有时候自己是挺容易被惹毛的),好让自己更讨人喜欢一点——以那种方式取悦他人是某种形式上的欺骗,而且最终一定会让另一部分人更不开心。不过对于一些满嘴跑火车,没真话的名人、乐队,我的确很容易嫌弃,嘴巴也不饶人……
(作者注:Mike Kinsella写的歌儿和他发的Twitter完全判若两人,有兴趣的话可以移步 https://twitter.com/mybandowen 一探究竟;他还曾经说Bradley Cooper又孬又怂,还因此引发一场与后者粉丝的骂战。)
不得不问一个俗套的问题——作为一帮曾经的emo老炮,现在的孩子他爹,你们还像早几年说的那样“凡事以‘现实’生活为首”,还是有哪些规划?
Mike Kinsella:今年发了新专辑,所以早就预料会有大量巡演和工作,但这基本上已经到达不扰乱大家各自个人、家庭生活的极限了。巡演结束以后,我们肯定要好好休息一阵子,顺便好好回顾一下这阵子做的事情,想想接下来(音乐上)还有什么想做的。
此次“中美足球对抗赛”的另一主角:Chinese Football
遥远的东方有一支“国足”乐队,他们毫不讳言受到你们极大的影响。这次你们两支乐队能共同在中国巡演,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你们是如何了解到Chinese Football这支乐队,并答应呈现这次合作的?
Steve Holmes:Chinese Football是一支很好的乐队。当我们得知要在中国巡演的时候,我们马上向经纪公司表达希望邀请他们的意向,让公司去打听档期。这事儿成了,大家都很开心。
后记:
American Football属于emo这个灿烂过一阵的流派“出圈”之前那一拨乐队。他们所谓的emo,与后来我们听到更多的emo-rock(如Jimmy Eat World, Fall Out Boy, My Chemical Romance等),在曲风上有极大的差别,所以大部分时候,往往在说到American Football时,还要加上一个“math rock”的标签以正视听。American Football的“emo”可以用“又丧又暖”来形容:丧的是他们的内核、歌词、唱腔;然而曲式、旋律与演奏却温暖丰沛,形成一种独特的抽离感与“透明感”(尤指音乐中双吉他、贝斯与小号的运用)。
LP1的发行旋即奠定了乐队在独立音乐中的地位;之后长达15年间,母公司Polyvinyl Records也曾尝试重新混音发行该作,并凭借再版专辑收获好评无数。2019年,LP1发行20周年。而American Football决定在这样一个节点抛弃过往——除了封面上那所房子之外,他们不再在歌词和标题中埋梗,甚至丢掉了当年标志性的“丧”劲儿。新专辑在评论界获得了四星的均分,显然是一次得到认可的转变。LP3整体上更向post-rock与shoegaze靠拢——不光因为他们请来了Slowdive的Rachel Goswell献唱《I Can’t Feel You》;一种梦幻迷雾般的声响拆解了他们的中年生活,让困惑与不适有了柔和甚至可爱的面貌。
尽管乐队的声音有了如此改变,可你还可以管他们叫“emo”——谁让Mike Kinsella一边在网络中展露乖张暴躁的一面,一边仍在“中年情歌”中诉说着伤感呢。可这些情感,比起20年前更实在、也更成熟了;即便离“中年危机”还甚远的我也会忍不住想要沉浸在这样“不高不低,不尴不尬”的悠远情绪中(好啦,我承认也不是很远)。
文章最后,非常感谢New Noise促成这样一场罕见的“亲缘”巡演。这中间令人欣喜的地方不仅仅在于两个乐队名字相仿,更因为这种精神上的“传承”是平淡生活中别样的感动。
文、采访:超人哔哔曼
编辑:Ivan Hroz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