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的

关注无解音乐网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关注。

“俱乐部文化就在身边!” —— 无解专访Lost Cargo派对主理人Olivia

从Dancer到Clubber,从电台主持人到俱乐部助理,从乐迷到DJ。原籍贵阳,现居上海的Olivia的经历涵盖了许多国内年轻人,对俱乐部文化从懵懂到专业的过程。甚至也可以看作是本土俱乐部文化的微型发展史。在她的派对品牌Lost Cargo即将在下周开始的活动之前,无解也采访到了Olivia,听她聊起了这一路走来的故事和感想。

 

---------------------------------

Hi Olivia,很多人知道你都是因为你在The Shelter的工作,The Shelter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俱乐部文化的引领者,带来过无数优秀的音乐人,在这里可以和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你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舞曲音乐和俱乐部文化的吗?

其实我在贵阳的时候就是Dancer,一个B-Girl ,就是通过跳舞来接触到音乐的。那时候,我们一帮朋友会在广场或者Studio里跳舞,而因为跳舞就开始不断地找新的音乐。那时是日韩港台和欧美都听,也不明白这些音乐之间的区别,但当时就是很喜欢Hip Hop,因为感觉节奏很重,对跳舞很有帮助。之后,我到上海读了大学,学的是播音主持。当时正好老乡LJ也来了上海,所以也会去看他参加的一些Turntablist比赛,由此也认识了一群玩Reggae的日本朋友,就这样慢慢地认识了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人,觉得很开眼界,意识到原来音乐其实不只是分家里听的和俱乐部听的两种,还有那么多不同的风格,那么多文化和知识包含在里面。

 

之后你还加入了国内知名电音网站电音中国的团队里,能和我们说说这段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其实一开始在电音中国的时候,我做的就是主持人,后来就变成了总监Dave K的助理,之后又开始做市场和PR这一块,可以说,整个过程就是对派对活动的运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意识到原来做派对根本没有去派对那么好玩(笑)因为你要做预算,还有联络等等各种细小的事情。通过电音中国的工作,我也在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现在想起来也是很有帮助的。

 

之前你也提到了老乡LJ,其实包括Chacha也是来自贵州的,大家都是上海俱乐部文化很有代表性的音乐人,可能很多上海的乐迷对贵州并不怎么了解,所以这里能和我们说说贵州包括贵阳本土的俱乐部文化是怎样的吗?

我觉得贵阳其实可以作为国内二三线城市音乐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小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做音乐这个事情很酷,很好玩,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青春荷尔蒙挥洒的阶段,我也记得贵阳的俱乐部也会请一些所谓的世界Top 5国外DJ,然后是穿着旗袍在那边放歌,大家在下面拍照(笑)但在有了在上海的经历再回去之后,我发现贵阳是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对俱乐部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然后开始脚踏实地地在当地做这种文化,像场地之类的也在慢慢地跟上。尽管可能现在的贵阳还没有正式的Livehouse,但我还是觉得这个城市是很有潜力的,因为贵阳的生活压力并不大,所以人们很容易对生活有不一样的要求。

DCIM100GOPRO

贵阳本土有什么值得关注的音乐人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贵阳一开始其实是以重金属闻名的,像37.5就是一个例子。但现在的话,其实也是有很多90后的小孩在自己做Beat,而且这可能不仅仅是在贵阳,像在周边的一些城镇也会有这样的人。我记得印象很深的一次,几年前有一次我和Chacha一起回她在遵义的家,上楼梯的时候,正好听到两个下楼梯的小孩在手机上放阴三儿的音乐,当时我们就很会心地相视一笑,觉得即便在这么远的地方,还是有关注国内Hip Hop发展的人,再后来就了解到了当地也开始有了制作人和MC出现,由于贵州人都对自己的本土文化感到很骄傲,所以他们的作品大多是通过当地方言来表达,音乐部分则是借鉴美国West Coast的东西比较多。所以说,贵阳的音乐圈也是正在慢慢地起来吧。像这次我春节回家也在当地的俱乐部DJ了一下,整个效果也很不错,有很多不认识的新面孔出现。

 

在电音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你选择了去新西兰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又选择了在The Shelter俱乐部工作,能和我们说说你对The Shelter俱乐部的印象吗?

其实在电音中国的时候,我就只是The Shelter的VIP而已,(笑)每周末都会去那里报道。其实Ther Shelter之前的Blue Ice Bar,我也去过,也记得当时男的99块随便喝,女的一块钱的那种奇葩派对,当时进去之后甚至还发现有少林武僧在打拳!之后去的时候,Gaz和Gary已经接管了,当时就感觉氛围立马不一样了,尽管一开始的时候,The Shelter的DJ台还是在门口的,就是现在贴海报的地方。现在看回来,我还是觉得The Shelter训练了许多上海本地的乐迷和音乐人,把他们带入到了适合“The Shelter”模式的夜生活,像我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从一开始根本找不到北,到后面成了只去The Shelter的忠实粉丝。

 

你说的这个“The Shelter 模式”很有意思,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其实所谓的“ The Shelter 模式“拿到国外来说,就是非主流文化的一个运作模式而已,因为介于受众群比较少,非主流文化所受到的包括商业合作,品牌合作之类的资源其实挺少的。所以,Gaz和Gary坚持在The Shelter推自己喜欢的音乐,再加上这种“你喜欢那么欢迎,不喜欢那不强求”的不妥协操作方式,让很多习惯坐卡座,玩骰子的人也有了不一样的玩法。其实一开始,我去The Shelter玩,也根本就不知道DJ到底在干嘛,后来才知道混音和Scratch的区别,但有了Gaz和Gary的以身作则,你就会慢慢明白到底应该怎么去听音乐,怎么去玩。

 

你在The Shelter有什么特别难忘的演出可以和我们分享吗?

就说这段时间的吧,Mykki Blanco的演出绝对是一个,还有的话,就是去年年底Kode9和DJ Spinn的演出。Kode9的那场绝对是音乐上的全面震撼,我整个晚上都是沉浸在其中,就连买酒和上厕所都忘了(笑)还有就是Yosi Horikawa的那次演出,完全是改变了我对普通俱乐部音乐的理解,很好地把握了那种既有日常生活采样的新鲜感,又有适合俱乐部动感的平衡。他是非常好地抓住了这个点。

lost cargo副本 2

你自己的派对品牌Lost Cargo近段时间也做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活动,能说一下是怎么想到自己开始做派对的吗?另外Lost Cargo这个名字特别酷,能和我们说说背后的故事吗?

当我从新西兰回到上海,开始帮Gaz工作之后,有一次我发觉有个周六的公休日,就是周日要上班的那种, The Shelter没有活动的,而Gaz那天又不在上海。我就和他打了电话,问他想办法。正巧那时候我和一个贵阳的好朋友在一起,他正好是DJ,所以我就想要不我自己做个派对吧。所以之后就是打电话联系,然后找图片做海报。一切都很顺利。想派对名字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个印象很深的电影,名字就叫《Cargo》,里面讲到的那种太空运输货物的概念非常酷,之后就对Cargo这个词有了一个情结,所以后来那场派对的名字就叫Space Cargo,万幸的是,那天后来的效果还特别好,很多人来,大家玩的也很开心。Gaz知道了之后,就问我你要不要继续做,所以就这么一直下来了。但后来因为知道另外一个上海的派对团队叫Spacewaves,因为不想撞车,所以后来经过Gaz的建议,我们就把名字改称了Lost Cargo。

>>>>>>>>>>>更多采访内容请自动点击下一页

关于作者: Gonzo

5 Comments

  1. jquery1.3也就40K。觉得那些基本的功能完全够用了。不必使用1.7的。文件也太大了。相对于原生的js,好处就是在大的网站下,节省了不少的js代码。

  2. jquery1.3也就40K。觉得那些基本的功能完全够用了。不必使用1.7的。文件也太大了。相对于原生的js,好处就是在大的网站下,节省了不少的js代码。

Submit a comment